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8章 水龙吟(1 / 1)

王、孔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p

主人对王棣这位贵客极为看重,至于余者保持表面的客套便够了。/p

次日,在孔若虚的全程陪同下,王棣一行参观了衍圣公府。当然,内宅与后园是不好去的。/p

衍圣公府府占地共极广,九进院落,楼房厅堂四百余间。三路布局,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五间等,最后为花园。东路为东学,有家庙、慕恩堂等。西路为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等。是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p

孔府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三伞圣公府”匾额。/p

期间,孔若虚指着大门两侧的明柱,此处可书一副联句,奈何无有适妥之词,闻晓解云公文采卓绝,且书法精深,还望赐留墨宝云云。/p

王棣欣然应允,当即泼墨留句曰: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p

这副对联“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王棣解释奉圣公官职虽只八品,然田地万亩千顷,是为“天下第一家”,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p

此番辞自是让孔府众人大为意动,孔若虚当即拍板,令人拓印刻于明柱之上,永世不灭。/p

王棣心下念声“阿弥陀佛”:纪大学士晓岚兄,实在是不好意思,抢了你铁齿铜牙的风头了。/p

之后,众人又去打祭了圣林,即孔氏陵墓群。/p

林墙全部用灰砖砌成,墙中古木参天,茂林幽深,此乃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树木种植于孔林之内,因而树种极多。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蚁成群,自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葬于此以后的一千五百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坟冢已约四万余座。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p

享殿之后是孔林的中心所在--孔子墓。此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墓周环以红色垣墙,周长里许。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墓前的石台,初为汉修,唐时改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p

众人少不得一番祭奠,于陵前默哀以托追思。/p

王棣乃诗曰:“鲁国遗迹堕渺茫,独余村庙压城荒。梅梁分曙霞栖影,松牖回春日驻光。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不须更问传家久,泰岱参天汶泗长。”/p

又一日,王棣一行告辞而去。/p

奉圣公孔若蒙再度接见,孔若虚亲送至大门,孔端友兄弟二人则送至五里亭。宾主相得,传为佳话。/p

顾不上嗟叹惊喜,一行人再度启程。/p

到了留县,重新上楼船一路经过汶上、东平,路过一处河港纵横交错、岛峰高低起伏的河泊时,王棣让船公抛锚休憩,望着这一片山泊掩映、风景秀美,怔怔出神。/p

那船公倒是识趣,凑上前来:“客官,此处唤作梁山泊,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黄山八座大山峰延绵构建而成。”/p

“梁山,水浒梁山”王棣喃喃道:“迤逦梁山,荦确延岱宗脊脉;浩淼水泊,波澜接黄河源头。千秋云走,史乘载铮铮人杰;万里风飙,水浒传凛凛鬼雄。盖凡河岳阔峻、草木萧森之地,必有万千气象在焉,所谓水土养人,斯之谓也”/p

这段话近乎呢喃,旁人自是听不真切的,否则该如何解释“水浒传凛凛鬼雄”呢?/p

是的,此处便是水浒梁山,在后世鼎鼎大名的江湖草莽之地。/p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p

作为穿越客,文抄大业最可为。/p

王棣在“写”话本时也有过考量,飞龙全传与隋唐演义算是试水读者市场,三国演义才是大杀器。红楼梦自是不好问世的,水浒传更甭提了。/p

但“写”水浒传这个念头在脑子里一直盘桓不去,奈何要改动的情节太多,一时半会儿还真完成不了此等鸿篇巨制,只好作罢。/p

作为“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影响力自是毋需赘言。/p

后世名家评曰:“在五百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理性语录,乃是几部白话,水浒传就是其中的一部奇书,是我国文学的正宗。”/p

/p

又有名家叹道:“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零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p

林冲、鲁智深、武松、史进、燕青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代表着一段段不泯的传奇。/p

不过,这一百单八将大部分是虚构的文学形象,后世有学者研究考证,从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的记载看,只有三十六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这样解释:“贯中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两人之名”。所以才有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之。/p

据余嘉锡先生宋江三十六人考实一书,整理出历史上可考的水浒人物大致有:宋江、杨志、张顺、史进、关胜、董平、张横、一丈青等寥寥数人,余者皆不可考。/p

嗯,文字工作者都是富于想象的。/p

他兀自神游太虚,那船公脸色却慢慢变了,吃吃道:“客官,若无必要,此处不可久留。”/p

一旁的王楠不解:“为何?”/p

船公目光穿过大大的河泊,落在云雾缭绕的峰峦深处:“此处有水盗出没的”/p

水盗?王旁叔侄等人身处升平,算得上是养尊处优,何尝与盗贼匪寇有关联?听着便够胆战心惊的。/p

反倒是聂、蔡二女在杭州经历了摩尼教之乱,经验比较丰富,显得泰然自若。/p

而王棣不惊反喜,水盗?莫非是宋黑脸他们已然落草为寇、扯出“替天行道”大旗了?这应该见识见识照个面呀。/p

不过,他马上失望了。/p

“黑脸宋江?替天行道?”船公直摇头:“方圆十余里水泊梁山,有一股水匪,人数不多,时不时的拦截过往船只,敲诈些财物罢了,哪有替天行道这回事?”/p

这样哦,王棣仍不死心:“那领头的叫什么?有无匪号?”/p

船公回答:“好像是叫李二,据往常做的是屠宰勾当,因与人争斗失伤了人命而被发文书缉拿,这才纠集了同伙聚啸山林。”/p

李二?屠夫?王棣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拎板斧、满身横肉的形象,尤不死心的追问:“那李二的大名可是叫李逵?”/p

船公笑道:“那倒是不清楚。不过,屠宰勾当人家尽是不识字的,或以排行叫唤,或以名称呼,几乎是没正经大名的。”/p

王棣失望之余,悻悻道:“听老哥言语,却是读书识字的。”/p

船公连连摆:“的可没读过书,大字倒是识得几个。实在是跑了二、三十的船,走的地方多了,倒是勉强与人谈得几句。”/p

王旁点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p

梁山便在眼前,与水浒英雄却无甚瓜葛,王棣不由有些意兴阑珊。/p

王桐想的却是另一回事:“此处有水匪,官府不出兵征剿么?”/p

船公连连摇头:“咱们眼前这片河泊只是梁山泊极的一部分,听人书上有记载‘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数百里哩,绵亘数州,该哪个去征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p

他呵呵一笑,打住这个话题,转而起另一桩有意思的事来:“熙宁时,王相公新法变革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有个下属向王相公献策,如果把梁山八百里水泊的水放干了可就是八百里肥沃的良田,得收多少粮食。王相公听了主意真不错,明天我给皇帝商量商量,这时候另一个叫刘敞的下冷冷的主意倒是不错,不过得先让人在梁山泊旁挖个八百里的坑。一来填八百里水泊得同样多的土!二来梁山泊的水得有地方盛。王相公顿时明白这是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点子也亏王相公的那位僚属想得出来,呵呵”/p

王旁冷冷的驳斥道:“此乃涑水先生的涑水纪闻所记,作不得真。”/p

司马光与王安石缠斗数十年,文章中彼此多有揶揄嘲讽,还真的不能当真。/p

船公甚是识趣,赶紧住口不提,陪着笑几句。/p

王棣深深望一眼这一片烟波浩渺、峰峦叠嶂,对李屠夫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正待吩咐船公起锚离开,便见得不远处几艘船从芦苇荡中窜出,速度飞快,向这边逼近。/p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